電學類氣體傳感器基礎知識
利用材料的電學參量隨氣體濃度的變化而改變的特性制作的氣體傳感器為電學類氣體傳感器。電學類氣體傳感器可分為電阻式和非電阻式兩大類,其中電阻式氣體傳感器主要有接觸燃燒式、熱導式、半導體氣體傳感器等,非電阻式氣體傳感器則通常是利用材料的電流或電壓隨氣體含量變化的特點而制成的傳感器,主要包括MOS二極管式、結型二極管式和場效應管式等。
接觸燃燒式氣敏元件利用可燃性氣體在氣敏元件表面上發生氧化反應,產生熱量從而引起元件電阻值的改變,據此來檢驗不同濃度的氣體。其結構是在鉑絲線圈上包以氧化鋁和粘合劑,經燒結而形成球狀,外表涂敷鉑、鈀等稀有金屬的催化層。工作時加熱至300~400℃,當環境中有可燃性氣體時,氣體就會在稀有金屬催化層上燃燒,從而引起鉑絲線圈溫度上升、阻值增大,通過測量這一電阻的變化可測定環境中可燃氣體的濃度。
接觸燃燒式氣體傳感器使易燃氣體在傳感器表面接觸燃燒從而引起傳感器的電阻改變,將電阻的變化量轉換為百分LEL(最低爆炸下限)顯示或報警。其主要特點是不受環境溫度影響,穩定性高,且接觸燃燒式氣體傳感器電阻的變化與氣體濃度成線性關系,使電路設計變得簡單。應用這種方法能對處于爆炸下限的絕大多數可燃性氣體進行檢測和報警。其缺點是壽命短,通常只有1~2年,而且元件表面的催化劑接觸到一些非可燃性氣體時會產生反應從而容易發生催化劑中毒。
熱傳導式氣敏材料則依據不同可燃性氣體的導熱系數與空氣的差異來測定氣體的濃度,通常利用電路將導熱系數的差異轉化為電阻的變化。熱傳導式氣體檢測儀的結構是將待測氣體送入氣室,氣室中有熱敏元件如熱敏電阻、鉑絲或鎢絲,對熱敏元件加熱到一定溫度,當待測氣體的導熱系數較高時,將使熱量更容易從熱敏元件上散發,使其電阻減小,通過惠斯登電橋測量這一阻值變化可得到被測氣體的濃度值。
半導體式氣體傳感器利用半導體材料表面吸附、脫附氣體分子會引起半導體電導率的變化來檢測氣體。在所有可燃氣體傳感器中,應用最廣的是電學類氣體傳感器。其中的半導體氣敏元件自1962年Seiyama應用于氣體探測以來,以其靈敏度高、響應時間快、經濟可靠等優點而得到迅猛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上產量最大、應用最廣的傳感器之一。這類傳感器主要有SnO2、SnO、Fe2O3三大類,此外還開發了許多新材料。如單一金屬氧化物材料有WO3、In2O3、TiO2、BaO2、CdO、V2O5、Al2O3、ZrO2等,還有混合金屬氧化物材料如Zn2SnO4、NiCuO、AlVO4、CdSnO3;另外還有混合金屬氧化物材料如Na2SO4、In2O3、ZnO-CuO、CdO-SnO2、SnO2-TiO2-In2O3等。上述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可按檢測方式不同分為電阻式和非電阻式兩類。電阻式半導體氣體傳感器依據其電阻隨氣體含量的不同而變化的特征來檢測氣體。非電阻式半導體氣敏元件則利用其電流或電壓隨氣體含量的變化來檢測氣體,主要有MOS二極管式和結型二極管式及場效應管式。
半導體氣體傳感器以其壽命長、探測范圍廣、反應靈敏、成本低廉而被廣為使用。半導體氣體傳感器也有一些缺點:對氣體的選擇性差使得誤報的概率比其它方法大;此外,這類傳感器如果長時間沒有遇到探測氣體,將會因氧化而進入休眠狀態從而對氣體泄漏不再作出反應。另外這類傳感器的輸出信號是非線性的,這使得定標有一定困難。
- 上一篇:一氧化碳傳感器應用的重要性
- 下一篇:電化學氨氣傳感器介紹